QUOTE(ericeric91 @ Mar 8 2023, 21:49)

說起來也挺可悲的,近幾年台灣的文化輸出很少了
會拿來講的大多是二十幾年前那些
讓我數的話肯定有傑哥不要,要打去練舞室打,還有蔡英文霧島。
----------------------------------------------------------------------------
第一次在新家用BT下載游戲24小時不到就被房東説收到ISP警告,
北美的ISP這麽嚴的嗎?怕了,以後還是蹲Steam打折才玩游戲算了。
難道是因爲用的是俄羅斯網站的種子驚動到了FBI?
已經挂了VPN也不管用。還好不是下的什麽不正經的東西。
網絡連接已經被人看光光,以後只能對自己Stable Diffusion出來的東西用了。
要不把H@H的服務器砍了用來做私人的VPN吧
QUOTE(Based Brandon @ Mar 8 2023, 11:42)

..那本书的作者去年抑郁到自杀了
2022年7月6日,在瑞士的一家诊所,文森接受安乐死而逝世,享年53岁。2022年8月,才正式向外界报告了她的死亡。[4
]
日語裏面"余裕"這個字, 對我個人來説涵蓋了很多東西 (/由很多東西構成),
包括了經濟學裏面的Utility, Surplus, 人有多少存款, 有多少收入, 信用卡有多少積分,
生而爲人, 長得好不好看, 家人愛不愛你, 家裏有多少錢, 同學對你好不好,
有多少能交心能信任的朋友, 受過什麽教育 (質量>數量), 身處什麽社會,
鄰居/ 族群是否, 身邊的人怎麽對你, 有沒有工作, 是否享受工作,
現實世界是否交到朋友, 網絡世界是否交到朋友, 有沒有喜歡的興趣......
這裏面要碰到多少個壞選項才會把人逼到"余裕がない"的地步,
去殺死自己, 或者去傷害別人.
我自從看到京都動畫縱火案嫌疑人這句"余裕がない",
還有 Batman The Killing Joke 的"All it takes is one bad day.",
就決定要對身邊的人好一點, 畢竟不管是他們還是我,
可能差的就是那一點"余裕".
This post has been edited by susancat: Mar 9 2023,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