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raynormj @ Apr 4 2019, 12:12)

也想砸钱来着,一来是不甘心当氪金玩家,再来是继续氪星,以及adopt-a-server的边际收益都挺低。但是投入的时间的收益其实更低。实在很矛盾啊。。。
iw9 ethereal武器的原因我只是推测,因为自己用monsterbation的时候发现回合数跳越快overpower回复越快,1h反击输出也更高
这个时候iw10的对单体攻击两次就成了阻碍。
ethereal武器那事儿我还以为你指打女高…… (IMG:[
invalid]
style_emoticons/default/heh.gif)
刚想说你怎么那么壕,如此烧圣暗魔药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的话————
你说的“回合数跳越快”,是指上方的buff回合数/怪物身上的debuff回合数的“跳得快”,对吗?
那个是标准回合,跳得“快不快”取决于你的行动速度(https://ehwiki.org/wiki/Action_Speed)
你的行动速度越快,一个标准回合内你的行动次数就越多,直观感觉就是数字跳得慢,
如法师行动速度较重甲盾战快,于是法师的数字就通常跳得比重甲盾战慢;
反之,你行动速度越慢,一个标准回合内你的行动次数越少,直观感觉就是数字跳得快。
怪物方面也类似,怪物的行动速度越快,一个标准回合内行动次数越多。
此消彼长之下,
如果你速度足够慢,怪物足够快,你行动一次(如攻击1次),同一个怪物咬你两次甚至三次也是可能的。
而overpower是IW解锁潜能里面的Counter-Parry(反招架),
盾战不会想要overpower这iw潜能的…
因为盾战能晕怪,晕掉的怪是不会招架的…(但是却能抵抗魔法orz)
且盾战拥有“压倒性的攻击”(Overwhelming Strikes),这也是反招架的……
所以,
你想说的应该是Overcharge(OC)吧………
然后,
针对盾战(1H)而言,
盾战拥有反击(Counter-Attack),而反击的触发需要挨打,
因此
笼统地说,在防御没问题的大前提下,
玩家的速度越慢、怪物速度越快、怪物越多,
那么玩家在同一标准回合内挨打就越多,反击就越容易触发,则输出越高
——当然实际上还有别的制约:
https://ehwiki.org/wiki/Fighting_Styles#One-Handed又因为反击也能积累OC,
“A successful counter will add 5-10% of Overcharge, but only once per turn.”
而回合数跳越快说明你行动速度越慢,挨打更多,于是反击更多,OC就见涨
所以会有回合数跳越快OC回复越快的直观感受
亦由于类似的理由,
一部分防御面十分强劲的盾战玩家,
甚至会选择不挂 加速(Haste)和影纱(Shadow Veil),
为的就是多挨打多反击,以此提升输出,
然而这只是高等神装玩家的操作,普通玩家这么玩基本上就是作死……
带有元素前缀的武器,她们iw10的效果必然是虚空化=带有对应元素冲击+void冲击,
这类元素前缀武器打满iw10的到处都是……
没有元素前缀的武器,又称光头的武器,基本都是没人要的…其iw10的效果也是虚空化,但只会拥有void冲击…
至于Ethereal武器,iw10的效果是获得一个随机的火/冰/风/雷/圣/暗冲击,
我没弄错的话,最完美的貌似是暗冲击,其次是圣,中间是啥我没记,反正火冲击最烂。
因为怪物的平均暗/圣抗性是最低的,Konata之外的三个女高的圣暗抗更是-1
https://ehwiki.org/wiki/Monster_Lab#Colored_Chartshttps://ehwiki.org/wiki/HentaiVerse_Bestiary#Legendaries你所看到的Ethereal武器iw9后停止,不打iw10,
大概是因为有的玩家不想辛辛苦苦打iw9打出的Butcher&Fatality准完美iw,
在最后iw10的时候,被一个“Fire Strike”给毁了(吐血)
—— 一个武器最多只能有三个冲击:void冲击+任意两个元素的冲击,若是被火冲击占了1个位就蛋疼了
于是干脆iw9就停下来,在实战中附圣暗魔药(冲击)打 = void+圣+暗冲击,冲击伤害最大化
但由于魔药附魔的冲击是以现实时间作计算的(15mins),若网络较卡或装备差的话,就比较浪费了…
https://ehwiki.org/wiki/The_Forge#Infusions所以按我的理解,
尽管盾战的输出确实很依仗反击输出,
但与Ethereal武器止步于iw9、“iw10的对单体攻击两次”的联系貌似有限………… (IMG:[
invalid]
style_emoticons/default/heh.gif)
This post has been edited by 3534: Apr 4 2019,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