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vincento- @ Feb 24 2019, 15:04)

有时候我发表一些对于acg等作品的看法后,总会有一些人来杠你。他们在你讲事实的时候发泄情绪,在你谈论作品
本身表现出的东西时把自己的脑补当事实,在你怀疑他们在你评论下找碴的正当性时讲事实。讲完几句立即黑名单
,并且最近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我曾被这种孩子深深不公的利己思维所苦恼。他们面对众人都不看好的作品时能肆意落进下石,而当别人在他们喜
欢的作品下留下了负面、或批判性的评论后,他们会杠你,会对你说你行你上、这是指点江山。说穿了,这是一种
利己思维,在自己方便时喷,在别人评论他们喜欢的作品不好时佯装是就事论事,实际上只是处理自己不平衡的情
绪,不满甚至不允许别人发表负面评论。而他们做不到不让你发表这样的评论时,他们就要在你评论下留下让你不
舒服的印记,平复自己幼小的内心。
在这样利己地口嗨完两句后,再把我加上黑名单扬长而去。一开始我是很气的,但后来我渐渐地能用
他们是比起事实和雄辩更喜欢优先处理自己情绪的小孩,这样的自我满足平息自己,
也可以通过 自己承认自己是情商低不愿跟随大众不愿意变得ky 来让自己冷静。
我不是为了跟风,为了逃离事实好去单纯平息自己的即时情绪而去评论,我是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观众去欣赏好作
品而去对任何作品吹毛求疵的。who gives a shit?我为了讨论事实上一部作品是否好我为什么要苦恼是否把他们加黑名单,只因为我怕他们杠完就加黑名单我
难受?即使他们的评论会让我不舒服又如何?我追求的真正有价值、有水平、有构思的作品,通过acg这些media表现
出来。即使这不是文学,这不是大众化的影视作品,这只是acg,甚至被人成为厕纸的light novel。Who gives a damn? 那些耗时数年才写出来并改进的文本会比漫威、复联差,就会比好莱坞那些eurocentrism排外亚裔的白人的差?
作为一个观众我在努力着、学习着,想办法认清作品的好坏,享受作品带来的愉悦,而这些只想着口嗨处理自己情
绪的孩子行为上明明只把acg当厕纸娱乐,却既要把厕纸文化作为社交和新兴文化发扬光大,跳着鬼畜舞,又不允许
别人说他们是在用厕纸。如此言行不一致。
虽然只是作为一个观众,这不也能算作为一种Maslow's hieranchy中的自我实现,去享受优异作品的乐趣。

对于这种事情,我的建议:
1. 摆正自己的心态,减少他人的态度对自己的影响。
2. 如非必要或者必须(比如有工作需求),发现对方是没办法交流的人可以放弃与之交流,没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