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chjj30 @ May 28 2017, 01:02)

沟通其实很有意思,大家把表 A 挂起来,然后说我们两边都不搞阻碍专心合作,然后回头自己做事情的时候就把各自的表 B 表 C 拿出来。反正表 A 一直挂在那里大家都能看见,下次需要沟通的时候拿表 A 再说一次就行。
合作需要持續及公開(接受公眾監督).
例如9527新上任, 2795提出在議題A合作, 9527表面承諾合作, 實際上也合作,則產生信任&公信力.
同例, 如9527聲稱合作, 實際阻礙, 則為失信, 2795下次可阻礙以報復; 9527失去公信力後連任機率降低, 則傾向信守諾言.
前提是決策/議政過程透明, 接受媒體公眾監督, 以選票懲罰失信者.
QUOTE(chjj30 @ May 28 2017, 01:02)

我很赞成你后面削减利益和弊端的想法,我比较好奇的是你们那边是如何削减利益和弊端以减少阻碍增加和合作的
,而新闻里并不解释这个,只能看到一些比如双方时不时拿出表 A把对方婊一通的事情,所以我只能直接问各位。 这边虽然只有一个 chung 但是 这个 chung 也有这个问题,尤其是以前,相比之下现在好多了,虽然这个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被解决。
個人利益越高越傾向連任, 個人損失越高越傾向避免不連任. 則風險越高越追求連任.
風險低,則連不連任都傾向沒個人得益及損失. 即不以表B,C思路思考.
而設兩人仍注重群體利益, 則以表A思考, 得合作為最優選擇.
例如獨裁體制, 統治者個人利益最高, 失去統治地位則個人損失最高, 因此會不惜一切連任.
例如英式議會, 元首個人利益較低(受制於自身政黨&在野黨&法律&媒體), 失去元首地位個人損失較低(仍是議員/黨內地位/在野黨也能監督/影響政策), 則連任意欲較前者弱.
這就在於能不能把權力去中心化 (例如三權分立), 制度要確保沒有以權謀私的漏洞, 避免政治清算等等.
不追求 個人利益(連任)不代表必然會注重 公共利益. 這就要靠選民去理性的審查各候選人的資料.
以上這些其實都是理想化的假設, 在實際中不一定能執行.
例如沒有毫無破綻的制度, 選民及參選人受否理智, 三權+媒體能否互相監督等等
This post has been edited by susancat: May 27 2017, 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