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ericeric91 @ Dec 6 2022, 00:05)

因為會傷害到某些人的心,國父用的詞彙都會變成禁用詞
語言是活的大概是如此
这个词自然不是国父发明。「支那」的历史可以追述到唐朝佛教时期哩。「脂那,婆沙二音,一云支那,此云文物
国,即赞美此方,是衣冠文物之地也。二云指难,此云边鄙,即贬挫此方,非中国也。西域记云:摩诃至那,此曰
大唐。」([南宋] 景德寺僧法云,《翻译名义集》卷 3)。随着禅宗佛教传入日本,日本开始用这个词来称呼中国。
日本民间使用「支那」一词蔑称中国,始于甲午海战日本战胜,日本民间以该词嘲讽大清食古不化。至于孙中山国
父的「支那人 皆废物也」
是源于宫崎滔天的谣传,国父是否说过这句话仍有待考证。不过孙中山国父在檀香山和东京期间,
其文书中确实多次使用「支那」一词,最著名的便是《支那保全分割合论》一文(1901 年 12 月 20 日发行于东京《东邦协会会报》第 82 号)。
日本政府官方使用这个词,据察始于宣统帝退位后,日本内阁公文中将「大清国」一词替换为「支那」、「支那共
和国」。在其后 20 年间,
从北洋政府乃至国民政府都曾多次就「支那」一词与日本交涉,直到 1932 年,日本在外交场合不再使用「支那」一词(单冠初《民国时期中国官民反对日本对华"支那"蔑称交涉始末》,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 5 月,第 31 卷第 3 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盟军占领时期,
驻日盟军司令部政治顾问团对「支那」进行了调查,确认「支那」称谓被认定是一种歧视用语,且被用于仇恨中国
的演绎上。1946年,日本政府通令日本国内公文书也不允许使用「支那」。(傅佛果,《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e Writings of Joshua Fogel》,Brill,p44)。
This post has been edited by OnceForAll: Dec 5 2022, 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