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Frostbite @ Oct 4 2025, 07:04)

...
舔狗经济很不健康,观念也很错误。以前能运行是因为经济撑得起,观念不过于太离谱。
就像日本泡沫经济有很多离谱操作一样,但是人家撑得起。而很多国内普通人还没泡沫就幻想着泡沫世界了
此外,就是既要又要的思想。走传统还是现代我都有不同的好坏评价
但是只要传统和现代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那我只能开骂了
几年前的时候就看到,国内因为退婚不退彩礼而变成“老赖”的人数已经超过10W了
想想国内大概率不要求退全部彩礼,甚至以前结婚几个月甚至几天离婚就可能判不退彩礼
这10W背后代表的潜在数字要远超10W了。真的非常哈人
如果一个人指鹿为马,这会是一个笑话。如果一群人指鹿为马,这就哈人了
7-8年前时,“男人就要给女人....”“蝈楠...”之类的言论很少,支持的也很少
现在微博就是最大的粪坑。前排的这类评论点赞多,评论多。
别跟我说大部分女生不是这样的,微博上,我就是认为大部分女生就是这样的。我相信统计学(也就是刻板印象)
而部分男性依旧认为"只是部分人这样罢了"。我就一句话,我相信统计学
还有算法关联
众所周知,你看了什么,接下来就推送什么。有人笑称看个擦边“号废了”“号练好了”
也就是当前算法下人往往会陷入同温层的问题。所以去看你认为的对方阵营的信息,是很有必要的。 不然你跳不出同温层
但是很多人不会这么做 (我就是这么做了所以确认微博大部分女性就是这样). 所以大伙会持续的在自己的圈子里自说自话
我是认为沟通很重要的。自说自话没有沟通。再简单的事都会变得复杂。
而大部分平台充斥这截图的部分信息,那就不得不吵起来了。双方都不理解对方当然要吵
我是比较建议理解对方,然后理解了还要骂的话,这种情况,你才能确定对方是错的
此外,这类现象还分平台。我在多个平台看了双方性别言论
我硕士申请学校时申请了名校的在线网课计划,是通过小红书来的。每个平台的用户人群构成都不同
豆瓣生活组...无需多言
微博...后面特别说下
b站,两拳分立。外加一点中立派
贴吧,主要是男性视角。各个层面的都很混杂
小红书,鱼龙混杂,学生等和工作党挺多的。学生大多学历高点
小红书出乎意料的是打拳很少。和贴吧一样是打拳最少的
贴吧是因为整体是游戏攻略论坛,所以少打拳。小红书乱打女拳是会被自己性别的人骂的。
可以看出用户类型确实和打拳有关。学历低,追星,是我在微博能联想到的最多的tag
不是说学历低,追星就一定打拳,而是打拳的大概率学历低+追星。这类人也同时最容易被资本引导。
微博可以说是当今男女舆论的缩影了。贴吧则是全年龄男方舆论的缩影。虎扑这种偏大龄
微博向来是资本宣传的重点。什么“爱她/他就.....”主要出现在微博。微博和豆瓣还有一定的重合度
同时男拳反击是从贴吧蔓延到微博的。贴吧老说别在男厕所起义,你要真起义去女厕所去。你在这讲大话我不信的
一开始(6-7年前),男拳在微博的方向是讲理,说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然而没用
女拳方就是一个截图断章取义不给大伙看男拳全部的话,然后强化资本洗脑“男的不这样还叫男的吗?男的就该...”
微博的女性,几乎都不会去看男方视角的发言的。都是看二手信息。所以无解。
贴吧此时和微博男拳做法一样,讲理
然后(3-5年前),男拳开始开骂部分逆天女性。不在是讲理的口气。
而是拿出事例,直接骂。此时也出现了什么石砸狗叫等双方不沟通就骂。
还有部分男性冒头说"不是所有女性都这样的“”他不一样“。
这时已经很激化了。因为微博男拳开始认为沟通是无效的。
贴吧此时是如果你放一张小红书截图问”这是不是肥猪“,吧友会先看女方有没有说自己漂亮
如果没有,那么吧友会开始骂贴主“人家又没有强迫大伙说自己好看,你挂别人?”。很难听,我就略过了
如果有,开骂
然后是现况(现在-3年前),司法案例出现不公。风向完全的转变。男拳彻底认为微博女性不可沟通
那怎么沟通呢?那就是不沟通。现在男拳和女拳一个做法
对面出了事或者回应,己方也回应一下。但是,这个回应不是给对方看的。而是给自己人看的
管你说什么。我不听我不听。我只要说服自己的audience(目标听众/路人)就行了。这是一种默认对方不可沟通的好做法
(我网上遇到认定为不可沟通的人后其实也这么做。如果可以我肯定不这么做)
这种做法的坏处就是冲突几乎不可能解决。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同时司法案例经过多年的曝光,几乎全部男性和不少女性在两性问题上不再相信司法。
女性视角(有利自己时),“法律是这么说的。你不信吗?”
男性视角,”你在司法面前讲法律?你是不是有病?“大部分男性从此只信案例。只有嘲讽女性时学女性说法
贴吧风向,只要挂的女性没有表现出任何好的方面,哪怕没表现坏的方面,也可能直接开骂
去年甚至出现了,如果一个被挂的女性是中立,有男吧友为她说话,这个男吧友会被家访骂到删以前的发言
今年又回到了介于现在和 3-5年前中间的风气了
(哪些司法案例看了就是”啊?“”啊?“的感觉)
总的来说,我认为现在全靠两性自己处理,是没有任何调解的可能。因为风向是各说各的
介入调解的话,只有政府有这个能力。但是男性不信法律,只信案例
你真案例有利于男性的话,内部又要吵起来的。
斯文整了一个芭比指数,就是豆瓣影评转化为票房的指数。得出女性发声系数是男性的很多倍
你案例利男得被举报死
我只能说,既然停不下来,那就快打起来。反正我不在国内
对于未知的群体,我建议一个刻板印象起手。态度选择保守点不激进就好了。毕竟我不想花精力分辨.你得证明你自己
刻板印象就是大数据
对于具体的个体,我觉得不应该应用任何的刻板印象。
难道我们作为身边人,对他/她的了解还没有网络刻板印象多吗?
我希望大伙对自己身边具体的个体不要用抽象的概念给概括了
虽然我对罗翔颇有微词,但是我也认同他说过的一句话
”你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