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chjj30 @ Jan 4 2024, 15:02)

翻译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劣币良币的问题,它的问题是受众无法分辨优劣,能分辨优劣的不是受众,这种割裂根植在
翻译本身之中,是无解的。
翻譯結果每個人解釋出來的意思會有差異,確實大部分的人只要能翻成中文都能夠接受
但機翻品質被搬出來討論,有些離譜一點中文用詞很詭異且不通順,或是扭曲原文要表達原本的意思
我的認知還是跟劣幣與良幣有些關係
機翻:丟給翻譯工具,效率極快,成本很低
人工翻譯:需要理解一些原文的意思,轉成中文解釋出來要讓大部份中文用戶能接受(包含理解原文的用戶)
需要思考與修正文本,因此效率慢
原文作品的數量太多,本子用了就完事,而且又是急用
機翻的產量很大,語言理解門檻偏低,花費成本極少
而優質翻譯的產量有限,花費成本又高,應該可以說是有愛才去弄
翻譯這個部分,大眾需求比較偏向產量有優勢的機翻
只是要從機翻挑毛病的話,意義不大,自己學語言可以得到比較理想的翻譯解釋
另外GPT4印象沒記錯每個月要20 USD,如果非工作用途,可能使用率很低
正常人大概都是以高效率低成本為優先考量,沒人願意做吃力沒好處的事
如果GPT4變成完全免費使用,使用率可能會大增
主要還是成本跟效率的問題
舉例說:外食明明知道裡面有對身體不好的東西,但市場的需求,導致很多人會選擇外食
所以要求機翻品質要好,又要求使用成本高的GPT4,有點不實際
除非以後的發展會變成原本的機翻競爭力不足被取代掉
先不管是白嫖還是付費,要求別人是很困難,不如自己行動,
但大多數人就是懶